腹泻为儿科常见病,尤以2岁以内多见,中医称之为“泄泻”,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或便质清稀为表现。中医认为,小儿脾常不足,感受外邪,内伤乳食,或脾肾阳虚,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。在现在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,尤以伤食泻居多,也就是俗称的“吃din到了”!处理得当能迅速痊愈,愈后良好,然处理不当,不仅损伤脾胃,还会引发它病,如便秘、发热、咳嗽、疳积等,甚者高热惊厥!
这里为大家引用一则腹泻乱投止泻药导致高热的案例。
患儿谌**,男,6岁,因进食榴莲蛋糕、冰冻奶制品等后腹泻、呕吐,并伴低热,自服蒙脱石散以止泻、柴黄颗粒以退热,服药后不仅乏效,热势反升,直达T39℃,加服美林后热降,但药效一过热势反复!来我院就诊时刻诊如下:T38.1℃,呕吐频繁,进食则吐,呕吐物酸臭、夹黏液。脐周疼痛不适,解便后缓解。大便日3-4次,黏糊状,臭秽。纳差,不欲食。夜卧蜷卧。舌红苔黄厚腻。陈医生予以清热消导加以化湿止泻处理后痊愈。
此患儿病前进食杂乱,有明显伤食史,治疗时本应采用消导的方法,将胃肠道里积滞的宿食清理出来!但家长却盲目使用止泻药,导致积滞在胃肠道的宿食欲下不能,郁而化热,向下的气机不能畅通,也只能上逆而为呕吐,故这位小朋友服用止泻药后不但不见好转,反而呕吐加重、热势反升!伴有脐周疼痛,也正是食积肠胃,气机不畅的原因。因此,伤食后引起的腹泻一定不要盲目使用止泻药,尤其是涩肠止泻药!
那么,常见的涩肠止泻药有哪些?
常见的涩肠止泻西药有蒙脱石散、鞣酸蛋白、次碳酸铋、药用炭、白陶土等,常见的涩肠止泻中药有乌梅、罂粟壳、五味子、五倍子、肉豆蔻、石榴皮、赤石脂、禹余粮等。
哪些情况应慎用或忌用涩肠止泻药?
1.伤食泻
明显因为伤食之后引起的腹泻,积滞未清除前,切不可过早使用涩肠止泻药,以防止食滞肠胃,导致腹泻迁延、经久不愈。
2.湿热泻
腹泻即使大便日3-5次,但有解便努责,里急腹痛,或伴有发热,甚至呕吐的,皆为湿热之证,收涩药不可妄下。
3.疫毒菌痢
因为肠道传染病原引起的腹泻,治疗应当以清热解毒为主,或让疫毒顺势而下,不可过早使用涩肠药,以防“闭门留寇”,继生他病。
涩肠止泻药适用于什么情况?
1.脾虚泻
当脾胃功能受损之后,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而为腹泻,适量的涩肠药物不仅可以固涩津液、还可以收敛脾气,有助于腹泻的痊愈。
2.寒湿泻
感受风寒或内伤冷饮引起的腹泻称为寒湿泻,常于受凉后发作或加重,此时应用涩肠药,不仅可以固涩津液,还能收敛阳气祛寒湿,以助脾运,有助于腹泻恢复。
涩肠止泻药犹如一把双刃剑,有利亦有弊!因此,当我们宝宝腹泻了,应及时看医生,切不可自行乱投止泻药,以防导致病情加重,迁延不愈!
赣州人流医院|赣州妇产医院|赣州妇科医院|赣州妇产科医院|赣州宫颈糜烂医院|赣州引产医院|赣州安太妇产医院指定官网:http://www.gzatyy.com http://wap.gzatyy.com